栏目分类
你的位置:bob综合体育苹果平台下载 > 新闻动态 >
中国低调试飞新型战机,俄罗斯高调宣扬“空天一体”的米格-41,两种截然不同的姿态背后,是两国在六代机研发道路上的不同选择。一边是稳扎稳打的技术积累,一边是略显急促的“弯道超车”,究竟谁能笑到最后?这场关乎未来制空权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中国新式飞机的首次飞行引起了全球军事观察人士的极大兴趣,也成了俄罗斯新闻界讨论的焦点。俄罗斯知名军事网站“军事评论网”发布了一篇报道,对中国的新飞机进行了点评,同时也分享了对俄罗斯未来战斗机开发的看法。
俄媒一方面对中国突然亮相的新一代战机表示赞赏,对其前卫的设计感到意外,另一方面,他们却坚持认为在珠海航展上展出的“白帝”战机模型才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六代机,而12月底成飞公司试飞的另一款新战机只是“白帝”的后续版本。他们甚至相信了航展上的介绍,将“白帝”描述为类似俄罗斯米格-41的“空天一体化”战斗机。这样的解读可能揭示了俄罗斯军事界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的快速技术进步既感到惊讶,又试图用他们自己还在完善中的想法来理解中国的成就。
我国的最新战机都开始试飞了,那俄罗斯的米格-41好像还在纸上谈兵。虽然米格航空集团一直说米格-41正在开发中,还夸得挺厉害的,可到现在我们也没见到它的真身,连个模型或者试验机都没看到。
俄罗斯媒体把米格-41吹捧成全能的“战神”:它不仅能够超音速飞行,还能达到更高速度;它不仅能打空中战斗,还能去太空执行任务,比如摧毁卫星;它还能对付高超音速导弹,让北约都感到害怕。有些俄罗斯专家还宣称米格-41是全球首架六代机,而中国的六代机则被认为速度慢,机动性差,只因为“没尾巴”。这些话听起来挺玄乎,其实没真东西支撑,感觉就像是自说自话,想反驳一下中国的发展势头。
俄罗斯官方媒体对米格-41赞不绝口,称它是一款能进行太空作业的第六代战斗机。这款飞机有隐身功能、能飞得远、能携带很多炸弹,能在北极和接近太空的艰苦地区工作,速度能到4.5倍音速。他们还打算给它装上“多功能远程拦截导弹”,用来对付超音速导弹。
可是,好计划跟现实总像隔着个大沟壑似的。从2018年说开始弄米格-41,到现在一点确切的消息都没出来。
和美国空军那边的六代机项目好歹还能看到几张展示用的幻灯片,说明它至少是有的。可俄罗斯的米格-41连个像样的图片都找不到,大家到现在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它长什么样。这种只听其声不见其影的情况,实实在在反映出俄罗斯国防工业现在挺尴尬的。
看看俄罗斯那款苏-57五代机的研发过程,也许能猜出米格-41的命运。从2001年提出PAK-FA计划,一直到2021年苏-57才正式交给军队,一共花去了20个年头。
到现在苏-57还没能大批量生产,而且它的性能跟当初设想的有点不一样。这漫长的研发时间、资金技术上的限制还有生产上的难题,都把俄罗斯国防工业的现状给露出来了。照这个情况看,米格-41从图纸变成实际武器,可能还要好一阵子,说不定到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俄罗斯的一些军事专家对中国的新一代战机提出疑问,同时对自家的米格-41大加赞赏,这事儿其实反映出他们心里挺矛盾的。他们有点儿接受不了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得那么快,甚至超过了我们,更别提他们还不想承认我们这些“师傅”被“徒弟”给比下去了。
这种心态,在歼-20这件事上表现得特别明显。有俄罗斯专家说歼-20是模仿了他们的米格-1.44,还说它有设计上的问题,隐形能力也不行。这说法显然是不靠谱的,但确实能看出俄罗斯军事界心里头有一股说不出的不平衡感。
俄罗斯媒体觉得,中国飞机制造进步得益于苏联/俄罗斯的支持,中国空军现代化也靠了苏联/俄罗斯的帮助。可他们挺难接受中国在六代机方面走在了前面。这种想法也让他们在评价中国的新式战斗机时,常常带有一些固定的看法。
乌克兰战争一爆发,俄罗斯军队的武器和打仗方法就遇到了大挑战。这场战争给俄罗斯留下了不少经验,也让俄罗斯开始重新考虑他们六代战机的未来发展方向。
乌克兰那场仗让俄罗斯的军事装备和打战的方法遇到了个大挑战。这场战斗教给他们的东西,也让俄罗斯开始重新琢磨自己六代战机的未来方向了。
俄罗斯媒体难得地在文章里说出了实话,表示乌克兰的防空系统对俄罗斯空军还是挺有威胁的。苏-57飞机动作灵活,要是遇到那些它打不过的乌克兰飞机还能发挥作用,可是一旦它飞得太近乌克兰的防空区域,就有可能把这么贵的飞机给丢了。
俄罗斯媒体开始思考,在设计下一代战斗机时,应该更重视隐形能力,还要结合无人机作战的思路。他们认为,大型的隐形战斗机能像空中指挥官一样,指挥一帮无人机的“小蜜蜂”或者超音速无人机去突破敌人的防空网。这种思考反映出,面对残酷的战争现实,俄罗斯开始改变他们的军事想法。
可是,有些俄罗斯网友对俄军能不能造出六代机挺没信心的。他们觉得,“俄罗斯现在五代机都还没整明白”,那六代机怎么搞得出来呢?还有人说,美国和中国在设计六代机的时候,都用了整体考虑的办法,不是只造一种飞机,而是包括六代机、新的预警机、无人机等一系列的作战飞机。
俄罗斯,除了那个“猎人”无人机外,好多年都没见他们拿出什么新式的预警机来,感觉在整体作战系统上有点不够看。这些说法,简直就是在对俄罗斯研发六代机的未来前景提了个严肃的问题。
看看中美俄三个国家在研制六代战斗机这方面,各自的想法和取得的进度,会发现挺不一样的。中美两国,都比较看重整体上的进步,把六代机看作是未来空中战斗系统里的一环,还努力打造一批像预警机、无人机这样的辅助作战工具。
俄罗斯人更习惯把六代战斗机看作是个体能力的飞跃,没怎么考虑整体作战系统。这样的不同,说不定会影响以后空中战斗的局面。
我国在研发六代战斗机上,采取的是低调和稳扎稳打的策略。不像俄罗斯对他们的米格-41战斗机宣传得那么热闹,我国对于自己六代机的项目信息很少对外透露。
看我们的MD-XX项目这些年的进展,中国在相关技术上可是有了不小的成就。我们这种踏实干事儿、稳步前进的劲头,说不定能让我们在六代机竞赛中有个更好的位置。
俄罗斯在研制六代机这件事上,感觉有点力不从心。因为经济和技术等多方面的限制,他们的六代机项目进展得很慢,那个米格-41到现在还只是个想法。
俄罗斯媒体对米格-41的性能吹得挺厉害,可没看到真家伙,听起来不那么让人信服。乌克兰那场战事也让俄罗斯得重新琢磨六代机的开发,得把隐形技术和无人机作战能力结合起来。但俄罗斯能不能摆脱现在的问题,真正造出能满足未来空战需要的六代机,这还是一个谜。
未来打空战,得看谁的整体作战能力强。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这些高科技玩意儿,将是决定谁赢谁输的大招。而六代机,就像这场空战里的关键先生,作用可大了去了。
我国和俄罗斯在研发六代战斗机上,走的是两条不一样的路子。我国是系统地发展技术,一点一滴地积累,稳当可靠;而俄罗斯更倾向于让单个飞机性能特别出色,不过也遇到了不少难题。这场六代机的较量,不光关系到两国未来空中力量的强弱,还会对将来空战的格局产生很大的影响。
往后看,打空中仗可不光是比飞机谁快谁猛了,而是整个作战体系跟体系之间的较量,看谁的信息化、智能化玩得6。六代机,它在未来的空中战斗体系中就像是个顶梁柱,得力得很。
